9月14日15:00,第四届“新时代·南苑风”公共管理活动月之三——名家讲坛第十七期《以“民族国家”为轴:“中国”的镜式认知》在6教206和7教205举行。由于疫情的关系,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任剑涛教授在线上与同学们见面,而现场的同学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隔位而坐。
本期讲座特邀zoty中欧.体育(KOK)官方网站院长陈天祥教授全程主持。主讲人任剑涛教授,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2019)、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zoty中欧.体育(KOK)官方网站讲座教授。
活动伊始,陈天祥院长上台致辞,他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任建涛教授,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讲座通过线上举行,希望同学们能在讲座中多思多想,有所收获。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以“民族国家”为轴:“中国”的镜式认知,任建涛教授提出了关于中国人民的自我认知和迈向民族国家道路的话题,并指出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解析,第一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第二个是认识的参照物。他认为,我们认知的框架应该集中在民族国家,并且提出了几个具体问题:一是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的自我认知显得既重要又紧迫;二是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三是我们到底要不要确认自己是民族国家;四是对镜认知,如何处理好国家认知产生的一系列疑惑和困难。
中国人自近代以来紧迫的自我认知的原因
任剑涛教授指出,中国人民对国家一直都有自我认知,但古代并没有显得这么重要和紧迫,因为在古代中国处于文明和地域的中心,地大物博,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是从容自信的,文化甚至于是自负的。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败北后,西方的坚船利炮致使我国政治统治集团丧失自信。但中国不是绝对的文化自信,任何时候都需要修正。任教授提出“中国有着辉煌的古代科技文明,但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却没有产生于中国”,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古代的皇权制度。任教授以近代战争为例,说明近代的战争使中国的文明认知受到一定冲击,国人逐渐了解到我们不再处于世界中央的位置。
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文明国家的发展状态,不是独领风骚,而是会以西方传统来定义中国传统。文明的力量在于持续的长短,中国如果是文明体的话,包任教授阐释到,我们的国家是由主权、人口、领土等要素构成的国家,也被称为现代民族国家。理论上,我们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为一家的民族国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我们的政治民族身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任教授进一步指出,括东南亚的儒家文化圈都会被文明吸引。因此要对传统报以温情。
我们到底要不要确认自己是民族国家
一个国家是在国与国之间的比较当中来确立自己国家的主权和发展方略,在国家中比较后择优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其认同感的来源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以“民族国家”为轴心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产生镜式认知。
对镜认知,如何处理好国家认知产生的一系列疑惑和困难
任教授提出,镜式认知,会产生两种情况:对“镜”自美、对“镜”自卑。对如何解决国家认知相关疑惑和困难,任教授提出要巩固国家自信,维护民族国家尊严,理性地分析国家认知;在各种状态下把握好国家变化的进程尺度;接受民族国家的定义,把复杂的国家整合为一个政治民族国家,维护国家正常运转。
本次的讲座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什么是国家的自我认知、什么是民族国家,促进大家思考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与政治方略,以一场讲座叩开了同学们的思想大门,受益匪浅!至此,第四届“新时代·南苑风”公共管理活动月之三——名家讲坛第十七期任剑涛教授讲座《以“民族国家”为轴:“中国”的镜式认知》圆满结束。
撰稿:刘晓翠、梁瑛杰
摄影:马淑琳、胡冰